#美食
#人文游
#登山
#攀岩
前言
关于旅行
雁荡山地理位置】
雁荡山,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境内,地处北纬27°50′~28°30′,东经120°27′~120°41′,总面积450平方公里。雁荡山南距温州市龙湾区的永强机场仅80公里,北距台州市路桥区的黄岩机场仅60公里,车程不到1小时。
【交通信息】
甬台温高速铁路经过雁荡山,在雁荡山设站。有开往宁波杭州上海南京徐州福州厦门方向的动车,来往雁荡山非常方便。乘动车在雁荡山站下车,仅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雁荡山旅游集散地响岭头。
机场的话,这里还是温州机场最为方便,目前已经开通了国内航线和部份国际航线。
自驾信息:
1、从上海出发:市区——沪杭高速——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——宁波绕城高速——甬台温高速——雁荡山出口下 
2、从杭州出发:杭州环城北路——杭甬高速——上三高速——甬台温高速——雁荡山出口下 
3、从宁波出发:城市连接线——杭甬高速——甬台温高速——雁荡山出口下
4、从金华出发:杭金线—— 金华—兰溪线 —— 杭金衢高速 ——金丽温高速——南白象出入口转走甬台温高速公路——雁荡山出
5、从福州出发:市区——罗长高速——罗宁高速——同三高速——甬台温高速——雁荡山出——到达景区
汽车信息:
杭州、上海、温州、福州等地均有发往这里的大巴,根据距离远近用时不同,具体的可自行用APP查询。
【最佳旅游时间】
春、夏、秋季是雁荡山的最佳旅行季节,看瀑布,当然是在雨水丰盛的季节。5、6月或8、9月,每月农历十五左右的雨后。挑个雨后晴朗的日子,看200米落差的大龙湫,确实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,巍为壮观,特别是在大雨后才会尽显雄姿。  
游灵岩时要安排好时间,莫错过每天10:00和下午15:00的飞渡表演,如果天气好的话,表演时间在一小时之内。
游灵峰一定要看夜景,这才是雁荡山的精华所在。只有在月夜观赏才能尽览其幽幽然之精妙。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时都披上神秘的盛装,惟妙惟肖,再加上导游给你天花乱坠地一说,如入仙境一般。
【门票信息】
门票:灵峰日景50元;灵峰夜景50元;灵岩50元;大龙湫50元;方洞(景天湖)40元;三折瀑20元;羊角洞20元;显胜门(绝情谷)15元;雁湖15元;森林公园(净名谷)30元。索道(上:15元下:10元)。
优惠对象:对6周岁(含)以下或身高1.2米(含)以下的儿童、70周岁以上老人、残疾人、离休干部等免收门票;对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、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,青少年购票时需出示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;60周岁至70周岁的老年人凭身份证,可享受门票减半优惠。
【关于住宿】
这次入住的是雁荡山脚下的雁荡山庄。
第1天
南阁古村落
仙溪镇南阁村位于雁荡山园区北部南阁村的中直街上。南阁村的明代牌坊群由明正统四年(1439)进士,秉性刚正敢于直谏的章纶始建,其后裔续建而成,沿村入口古道自北向南排列。牌楼群原先有七座,如今现存五座,五座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一字排列,全长150米。保留了较多早期手法,具有明显的浙南地方建筑风格。
2001年,南阁牌楼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0年南阁村还被国家住建部、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。
车子刚刚驶到门口的时候,我们并不太清楚这里,从第一个牌楼入里后,蹲下来拍了这张照片。这张照片里,后面的几座牌楼依次树立,有“方伯、尚书、世大夫“等。一开始看见这些名字的时候,我们还戏称,是否建这些牌坊的人,特别想要做这些官呀,起的名字都是官员的称谓。
第一个走过的牌坊名唤“方伯”。清晨至此,这里的生活气很浓,街道上人来人往,卖蔬菜的、卖肉的、卖水果的应有尽有,更多的是一张桌子、一个板凳,就坐着吃面的场景。好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么有烟火气的地方了,平日在家的清晨我似乎都在睡梦中度过,出门的清晨又大多早起就奔向景区了,实在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么生活的一面。所以难得来此处走一走,甚好。
牌楼全部都是石木混合结构,单开间三楼悬山式,进深分心用六柱。用材比较粗壮,收分、侧角、升起均很明显。同时又出现异形斗拱,既保留了宋代《营造法式》做法,又有鲜明的地方特征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这些牌楼才这么有古朴的历史感,才这么有看头。
忠节门,自古忠孝是最重要的两件事,对君王忠,对父母孝,如果一方不能达到时,我们往往会说“忠孝不能两全”,这里修的是忠节门,那大概修建者是一位非常忠君之人吧。
因为是古村落,这条街上除了牌楼外,居民所住的房屋也有百年历史,木质结构和灰瓦组成。这种结构的屋子在中国古代甚是常见,一般为一层或者小两层,不会太大。现在这样的房屋中还住着人,并且一楼被改造成了卖杂货的。
当地有一些特产,一般以晒干的为主,像梅干菜、笋干之类的。看着应该很好,可惜我不太懂这些,要是带着母亲来,大概这清晨就要变成大采购了。
这里的民宅因为有些年岁,所以见证了发展中的很多历史时代,像是最特色的就是房屋墙壁上刷上的“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“。这样的红色大字浓浓的饱含了文革时期的特色,当然,现在的我们是没有办法好好的理解那样的一个时代了,只能从保留下来的一些痕迹中看一看了。
或许是因为太早了,阳光又太舒服了,这里的好多狗狗都懒洋洋的趴在阳光里,晒着太阳睡着觉。大约我们的到来惊动了它们,睁开眼抬起头瞧了我们一眼,然后又懒羊羊的闭上眼睛继续睡去了。这种晒着阳光休息的日子真美好啊,这个秋天,你好。
从前的理发店,还是多年前的老物件。这里有煤球有长板凳,还有闲在门边看过往人群的理发师。这样的场景莫名的就将我带入到了过去的时光里。我是多么的羡慕从前的岁月,那平平淡淡却又悠长的时光。
清晨这里没有什么人,街上也有几家如今的理发店,大约这里做的都是老年人的生意。
如今这样的古村落,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。老人早睡早起,清晨的街上随处可见他们散步的、休息的身影。
老太太戴着帽子拄着拐杖慢慢的走着,岁月压弯了她的脊背,但她依旧热爱这天这地这阳光。
头发花白的奶奶身着蓝衣坐在房屋下,看人来人往,回忆着自己的青葱岁月。
老爷爷晨起买了些东西正准备归家,虽然弯了腰,走路倒是很快,不一会就消失在转角处。
走到牌楼的尽头,还有一些分叉,这里都是南阁古村的组成部分。只是因为以前的建筑没有保留那么多,现在的人口又有些增加,所以扩建了不少楼房,包括我们看到的砖砌房屋。
也不知道从什么起我开始喜欢拍一些小物,这里的牌楼虽然出名,可是真正吸引我的却是这灰砖,这里的房屋房顶还多是用此物搭建的。
有一些没有被用到的,大多整齐的排列在一边,只有一小部分散落在别处。从前,就是这样,一片一片,构建了一个个家园。
从古村落走出来,不多远就看见了对面的青山和绿水,原来这里还是依山傍水而建。果然是印了古人那句话,有山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村庄。
这里的水质还算清澈,走近后可以看见小鱼儿,顺着楼梯走到水边,看见了不远处的桥梁和挑着扁担走过的男士。
对面的山还算秀气,植被很多,这里的环境真好。
生活在这里,安静而悠闲,也真的是挺美的。
评论显胜门7篇游记中提到
抬头不见曦月,缺口不足数米,显胜门自有风景
两崖对峙曰门。雁荡山中称“门”的景点多达十几处,而以显胜门为最。显胜门两崖高耸两百米,而间距仅数米,这种距离的束峙产生的效果至为强烈,令人头晕目眩,不能久待。一张还须一弛,一刚还须一柔,秀丽多姿的砩头溪和松坡溪正好充当了“弛“和“柔”的角色,恰如虞姬舞于项王之前,两相映衬,便成无限风光。
刚刚进入景区的时候就看见了这样的指路牌,往左是显胜门景区,往右则是村庄。因为进入了山林区,所以这里是禁止吸烟的,来这里的人大多也都会遵守山林的这一处公约。
进山的路是一条非常好走的平路,两边都是崇山峻岭。我们顺着道路一直向前,一开始并不知道要去的显胜门究竟是什么模样,总以为是和想象中那种人工修建的门是一样的,结果在这山中,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。
走着走着又看见了一处指路标,看来我们是离要去的景区不远了。
山间一清泉,山泉水一向被我们说是很好的东西,清凉、甘甜而有干净。这里的居民特地用竹子做了管子可以流水下来。在这里可以洗手洗脸,甚至可以喝上一大口。
不知不觉中,来到了显胜门前。显胜门是由两块巨大的岩石组成的,形成了一座高而大的门,往里望去,里面又是一个新天地,让人真想马上知道里面的真面目。从“门”里往外“门”外看,又是一副不同的景像,随着位置的不同变化,景色也大大不同,一会儿是沙沙作响的竹林,一会儿是四季学青的松树。
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门下。听解释说这都是天然形成的,并没有任何后期人工的成分。原来,显胜门就是这样的,这倒是推翻了刚开始我的想法呢。
顺着蜿蜿蜒蜒的石头路继续向前,里面的风景更加的好,因为属于在两山中间的路,所以倒是有不少穿堂风,很是舒服。
初秋的天气,这两日又莫名的闷热起来,估计是要下雨了,等到落雨后,就真正开始一场秋雨一场寒了。
石头上刻着的是“天下第一门”。
山间的小路,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远方。
这里原本在丰水期原本会有一个不算大的瀑布,水量丰沛这里就会有一个小水潭,那儿的泉水清澈得连水底的一颗小小的沙子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。蓝色的水看着好漂亮,在江南能看见这样的水潭真是不错。
顺着这边向上爬,上面就都是石子路了。这个台阶是有些抖,所以旁边陪了拉索做辅助,等到上去了之后回过头原来是走了这样的一段路。俗话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,也确实是这样,不过到底是石头路,要是泥沙路,我大概就要紧张了。
后半段都是这样的石头路,除了稍微有些咯脚以外倒是还好。
在山中若隐若现的是一条小瀑布,就是因为现在的水量太小,所以山下并没有什么水,大家都可以在河道上行走了。
从景区门口步行十多分钟,忽见两座山峰拔地而起,高各数百米,两相对峙,上广下敛,中豁为门。虽曾在图片中多次见到过显胜门,但真正来到它跟前,我还是惊奇于它的雄伟了,不愧为“天下第一门”之称。
评论飞拉达体验
飞拉达是意大利文(Via Ferrata,意为岩壁探险或铁道式攀登)的音译,英文则为Ironroad ,指的是在山面上建设,由铁扶手横梯、固定缆索、岩石塞、踏脚垫等构成的爬山径道,让爬山者不会攀岩也能攀上陡峭的岩壁。
一开始听到要去观看飞拉达表演的时候,我还很好奇,这到底是什么,看照片好像是攀岩一类的。(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,在今天以前,我确实并不知道飞拉达到底是什们。)
车至山底,停好后就要开始我们“漫长”的爬山路,为什么说漫长呢?慢慢往下看呀!
这个飞拉达的体验也是属于雁荡山景区的一部分,毕竟这种类似攀岩的运动也得是在有山的地方才行,并且崖壁上还不能够树木丛生,否则没有办法顺利的通过攀爬了。
上山的道路风景还是挺好的, 毕竟处身于山间,青山绿树的,让从城市来的我们都觉得心旷神怡。只是可惜的是,雁荡山系的水都不足,一点也不充沛,否则大约会更好看一些。
在上山的一路上,遇见了好多马、骡子。
有的被绑在路边的丛林间,它们时不时的低头吃草,时不时的抬眼望一望我们,大概是看见我们这么一堆人都拿着相机对着它觉得很好奇吧。
还有的则就在路中央,人靠近或走过时不停的甩一甩尾巴,动两下蹄子,胆小的人踌躇不前,深怕被一个不开心的它踢个正着。但其实它们也就是甩甩尾巴,并不会主动攻击人,放心就好。
起初上山的时候,还有闲暇欣赏周遭的美景,一座座挺立的山峰神态各异,山间有许许多多天然形成的山洞,洞内钟乳石神态百异,全靠大家的想象和先人赋予的造型诗词。
我们上山的这条路刚刚铺好,路的周遭竟然没有任何的庇荫之地,树木也都不算高大,这一段路还真是有些晒,我们加快了脚步,希望能赶紧走出阳光照射的地方,走进树荫里。
这座石头被当地人称作为“神猴峰”,名字源于它的造型,从下往上望去,确实像是一个侧面的猴子的脸型,面朝前方,痴痴的望着。这块石头是完全天然形成的,听说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。
再往上走的时候,我们开始绝望了,也开始打退堂鼓了。原本说不要半小时的路程,却远远望不见尽头,每次问起这里的老板,他总说“快了,快了”要不就是“还有五分钟就到了。”事实上,我们走了一个又一个五分钟,后期没有台阶,只有泥路,就差不是爬上去的了。
不过人的潜能还真的是无限的,虽然又热又累,但是依然可以在鼓励的话语中登上了我们要去的“山顶”。
这个索道是施工者用来运送货物的,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里是可以像坐滑索一样滑下去的,原来并不可以啊。
后来我们一致建议,这里上山路应该再修个索道,不然大家爬上来就都没有力气了,哪还有心情有体力来玩飞拉达呢!
两座山之间夹了一条缝,就像山洞一般,山壁上都是铁扶手横梯和脚踏板组成。在这里穿上专业的服装,并且会有专业的人员陪同教导一同攀登。因为这里的专业服装和这些设施都是经过安全测验的,所以只要遵守规矩就不会有事的,喜欢刺激的一定要来体验一下。
女教练员在教体验者如何使用这个安全缆索,如何扣以及如何取下使用。两个绳索每次换扣时一定要一个一个来,这样就算脚没有踩稳这个也可以保你姓名。
另外,在这里,头盔是一定要戴的,没有头盔谁都不可以上这个崖壁。其实这也是为了保护,毕竟走在上方的人万一踩下了石头,会很容易砸到下方的体验者。
飞拉达起源于一战时期,意大利为让其军队能快速地抄山路,攀越多洛米堤山,而在山体上建立的。战后这些Via Ferrata径道成为方便登山者的恩物,许多欧洲国家也开始建立起来,推动户外探险运动。
如今,这项运动在欧洲深受欢迎,不少景区都有这个体验,如今每年都有百万人去体验。在国内,如今也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建设这个基地,相信不久的将来,也会有越来也多的国人喜欢上这个户外冒险的项目。
讲解完毕之后,体验者就开始陆续登山了。她们穿好服装、戴好头盔,以矫健的身姿出现在悬壁上,当她们攀到一定高度上时,整个人悬在空中,就像真的要从这个洞门中穿过一般,这还真有一点得道成仙一般的感觉,做个特效,P掉身上的安全绳索,就愈发的像了。
观看完拍了几张照片之后,就又要启程下山了。上山的泥巴路下山就变的可怕起来了,一步三滑的,拽着绳索勉勉强强下了去,真是感觉比飞拉达还要可怕。
下山的路上因为没有那么吃力了,倒是可以好好的欣赏路上的风景了。
快到山底的时候碰上了抬着钢材准备上山的四位劳动者。和他们比起来,我们这样子无负重的爬山简直太幸福了,可是体力差的我们,就这样,还是嚷嚷着不停,喊热喊累。这跟人家比比,真的就不算个事了。
好容易从山上下来,原本一桌非常丰盛的海鲜大餐,也因为时间紧促而变成了跟打仗一般的吃法。这一桌子的海鲜,都不是放在盘子上的,盘子已经装不下了,都是桌子上面铺满了生菜,然后直接排布在上面的。
中间的是三文鱼和鸡蛋,里面有干冰,浇上热水之后冒出的白烟很漂亮很有仙气。现在人做菜是越来越讲究花色和装饰了,真是好看。
我们围绕着这个桌子拍了一圈。那个白色的糕点是这里的特色,名字我也不太知道,不过口感像发糕,略带一点甜味,估计如果有红糖沾着吃还是不错的。
这个鱼看着不错,但是在我们桌上没什么销量,好像只被动了一块。
都是海鲜,具体的名字我也叫不出来,蘸醋吃味道不错。这种做法最大程度上的保留了海鲜的鲜美以及肉质的肥嫩,只是我们到的太晚了,基本全部冷掉了,但是依旧很好吃啦。
皮皮虾很新鲜,剥开后蘸醋吃最好了。
这么一桌无比丰盛的海鲜餐,最终只给了我们不到15分钟的时间吃,那简直不能用享用来形容了,只能用狼吞虎咽了!一桌只有五个人,话也顾不上说,埋头苦吃就对了,最后还拿着塑料袋打包了一大堆,说是晚上带回来吃,不过最终大概也逃不掉被丢弃的命运,真是可惜了!
第二天
灵岩
灵岩景区位于雁荡中心,面积9平方公里,景点91处。峰峦雄壮浑庞,绝壁回环,古洞诡异,鬼工雕镌,形态万变。“雁荡冠天下,灵岩尤绝奇”,灵岩被誉为雁荡山之“明庭”。天柱之雄伟,展旗之阔大,天窗之幽异,龙鼻之奇幻,卓笔之秀锐,独秀之孤拔,玉女之掸妖。双鸳之翔舞,无不令人叫绝。
灵岩景区的风景很好,也时常被剧组选中成为很多热门IP大剧的外景拍摄点。
从大门进入时,门口的石块上刻了字。第一块为钟鼓齐鸣,第二块是这景区的名字。前一夜刚刚下过雨,这一日也是时而出太阳,时而飘小雨。石头上的青苔经过多年越来越多,红色的字却还一如从前般醒目。
因为这里的秀丽风景,所以时常会有诗人来此赋诗。都说这里最美的时候,是梅子黄时,也是我们口中时常说起的黄梅天。黄梅天多小雨,淅淅沥沥的小雨沾染了这片土地,撑伞而来的游客在烟雨中能看见从前清净的模样。
可我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,江南的黄梅天过的多了,实在生不出多少爱来。虽然我一直很喜欢那一句“梅子黄时雨”,但是终归,这种诗意只能活在诗人的心中。
过了梅雨季,这里的降雨量骤减,于是河道也略显干涸了。雁荡什么都好,唯有水源不够充沛。铺满石子的河道两盘都是树木,初秋季节里绿叶全在,一眼望去还是很有意境的。
说起我们国家专门旅游的始祖,那一定非明代的徐霞客不可。他一生志在四方,足迹遍及今2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“达人所之未达,探人所之未知”,所到之处,探幽寻秘,并记有游记,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、人文、地理、动植物等状况。
光是雁荡山,他就来过三次,并且在他的文章中均有记录。
此处远远的望去,可见山上连着一块石头,对了,就是那里。这里被称作为鲁迅石像,他就好像半倚靠着一般,静静地看向远方,思考着如何以文救国。
树木的中间望去有两块石头,被称作为“老僧拜塔”。远远看过去确实挺形象的,矮一点的石头就好像一个蹲坐着的老僧,对着塔拜着念经。
天柱峰相对,高260米,状如展开的旗帜,故名。此处发育典型的留纹岩层,记录了距今约1亿年前熔岩流动的痕迹。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以黄帝战蚩尤的故事进行引申得诗:“黄帝擒蚩尤,旌旗不复收。化为石步障,幅幅生清秋。”
这里刻着的是莫言曾游灵岩景区的一首诗。莫言想必大家是不会陌生的,第一个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。
背依灵岩,寺以岩名。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。四周群峰环列,雄壮浑庞;古木参天,环境幽绝。清人喻长霖的一副楹联的下联,生动地写出了它周围的景色:“左展旗,右天柱,后屏霞,数千仞,神工鬼斧,灵岩胜景叹无双。该寺初建于太平兴国四年(979)。因寺境山水灵秀,名闻京师,宋太宗特赐御书五十二卷。咸平二年真宗(999)赐额“灵岩禅寺”。后几经战乱,于1984年显广法师率徒5人从国清寺返灵岩寺,恢复佛事活动,并修理殿宇。1996年冬,新建的大殿圆满落成。
中国的寺庙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,那便是建筑的颜色都是暖黄色。跷脚式的古建筑,绝大部份坐落在山林间。
这些坐落在山林间的寺庙,多数香火都极其旺,一般不用走近时,就可以闻见焚香的味道。我是最喜欢去寺庙的,清幽并且精心。偶尔听一听诵经声,真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。
参观完灵岩寺,拾级而上开始了不算漫长的爬山路。远处的山在压低的云层里若隐若现,进出的植被长势喜人,初秋的光景里还郁郁葱葱。
耸立着的石壁有些没有植被,裸露在外的岩石层一点一点地告诉着人们它所经历的地质变化。这里因为山体众多,所以视野没有那么开阔,不过这样看去也还是挺美的。
站在上面往下望的时候,我们最开始就是从这样的栈道上走上来的。其实在树荫下爬山偶尔还有风的时候还是挺舒服的。
山间的小瀑布。悬崖环峙,岩腹有如珊瑚、玛瑙颜色。瀑飞崖上,触石腾空如雾团结旋;而流转飞洒,水珠溅人。瀑水搏潭,因光作色,形态万千。无怪前人有“我来看不足,长啸独凭栏”的赞叹!潭水从乱石间流出,汇合成卧龙溪,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。
可惜现在不是丰水期,所以瀑布的水量并不大,甚至有点不像瀑布的样子。
走到山上的时候有一汪淸洪,水上有一尊观音。灵山有寺庙,山上有观音,这里当真是一个修仙的胜地。
断肠崖,这里出名则是因为2005年黄晓明刘亦菲版的神雕侠侣,小龙女跳崖的一幕就是在这里拍的。当然不会是真跳啦,只是一个镜头取了一下景。在现场往下望的时候就觉得这里的风景不错,当然影视剧中经过后期之后,自然是更加的好,更加的有仙气了。
爬上山主要就是为了感受这段玻璃栈道。不过因为大家都没有带鞋套的关系,玻璃有些磨损了,所以都快变成磨砂的了,因为看不到下面反倒一点不觉得可怕了。不过我本身也不恐高,所以这种段位的玻璃栈道对我来说丝毫不会让我害怕啦。
最后,在这里观看的是最为精彩的表演,灵岩飞渡
在天柱峰顶一个人拉着绳子象壁虎似地沿悬崖边爬下来。表演就开始了。每当垂下一段距离,他就弹跳来作一次飞跃。碰到可落脚的地方,便停下来喘息一会儿。他靠着崖壁跳着、飞着,像只山雀在啄食。等滑到一半多的距离,突然失手似的,双手一松,顺着绳子一溜到底。
他没有什么安全措施,主要靠着技艺,他还时不时飞檐走壁的采摘草药。
一个人倒吊在绳子上,用四肢攀援前进,一会儿坐起来像玩单杠似的连翻几个跟斗,再爬了一段,在半空撒下五彩缤纷的纸花,说是“天女散花"。接着是躺下稍息,一会儿又站起来,扬着小旗滑稽地奔跑着。
当然现在把放烟花改成了撒这里的树叶,这样既不会污染环境,又可以取之这里还于这里,很有环保意识呢。
这一位就是一开始的表演者,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,他是表演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个,不过身手矫健,走路速度比我们都快。
他手上拿着的就是唯一的工具,很是简单,但是一般人是没有办法操作的。也因为这项任务比较危险,所以游客是不可以体验的,只能观看表演。
灵岩景区风景不错,还可以观看表演,实在可以说是有看有玩的好去处了。
评论
方洞景区是雁荡山第三期火山活动遗迹的经典观察点,陡壁上的岩层明显的被中部的“金腰带”分为三层。上部为火山爆发时喷溢到空中的火山灰降落到地面堆积而形成的;中部的“金腰带”为火山溢流出来的岩浆形成的流纹岩;下部为火山爆发时沿地表蔓延的火山碎屑流堆积而成的。
这里需要称作缆车上山,因为早上有点变天,恍惚间又要下雨的趋势,所以看远处时有些朦朦胧胧,近处色调又有些阴冷。
从高处向下看去时,这里的天地黄绿相间,高高低低呈现小梯田的景色,远处的村落聚集,一家一栋院落,基本都是独栋两三层小别墅,这样的居住环境,良好的空气质量,真是令人羡慕啊。
看着岩壁上的小小的房子没有,这就是后面我们到了景区之后需要经过的地方。在两个岩石的断裂处,盖了一间应景的小房屋,真是挺有意思的。
这里就是时常被人们提起的观音峰
当然最佳观赏点也并不是在这里,而是在山脚下,不过站在这里也是可以影影约约的看出端倪的,只不过今日有雨,山间已经开始起雾了,遮住了山体的上半段,所以我们是看不出来的了。
一开始看见指路牌的时候,我还左右找了好久,愣是没有发现,后来经过导游的一番解说,才得知。
我们总喜欢说登高而望远,实则也确实如此。在群山环绕中,平地总是有人建设家园的首选。从古至今都是如此,这里有山有水适合居住,于是便有了人在此定居,然后这个村庄越来越庞大,慢慢的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。
自己种田,慢节奏的生活,这里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世外桃源
顺着方洞栈道慢慢走着,一路上可以看见在两山的夹击平原处,都是人家和田园。因为身在高处,地下的房屋也变成了火柴盒版的大小。而我们脚下所踩的方洞栈道,全长约1100米,沿着它行走,既可以俯瞰周边的自然美景,又可以探究岩层的形成缘由和接触关系。
近年来筑以栏杆,游人们才觉得安全放心。
整个景点就是以这个洞而得名的,在北宋的时候这个洞叫红岩洞,因为洞口上方的岩石曾暗红色而得名的,大清同治年间,这个洞被改名为慧性洞,因为有个道号为慧性的道士在这里修生养性,后来改名叫方洞是因为老百姓们在马路上看过来整个洞四四方方的,所以呢,就一方得名改名叫方洞了。
洞内是一个寺庙。中国的寺庙多是喜欢依山而建,因为中国人信风水,有山的地方自然就有灵气,适合佛祖居住。
这里是一个参观点,只不过太大了,所以只能分为两张照片。第一张被称作为倒挂金钟。抬头往上看,半螺旋形的岩石看上去好像一个寺庙门口挂的钟。
往下看去,像是佛祖的一个巨大脚印。前面是脚跟后面是脚尖,现在我们看到了脚印。不得不说,自然真是神奇,而人的想象力又是如此的丰富,万事万物都可以联系在一起。
栈道就是这样,前半程是木质的,后面有部分就是直接依石而建的水泥路。
之前在缆车上所看见的房子,经过几个蜿蜒的路,拾级而上时终于到了。实际上这座房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,就像是建起来給别人观赏的一样,内里没有布置任何东西,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转角,不过倒是有一个对外的门,我们自然是开不了,大约是给天上神仙下凡时进入的吧。
这块岩壁被称为人面象身。人面是个侧面,倒是还有些相似, 但是象身我嫩是左看右看,都没有找出来,大约还是脑洞不够大,脑补不够吧。
前面离我们最近的白色栏杆下面这块摇摇欲坠的这块大石头,看上去像一个少数民族的妇女挺着个大肚子,后面背着一个背篓,背篓里面似乎还装着一个小孩子,这个孩子很调皮,用手在抓妈妈的头发呢,当地人管他叫送子观音,也叫送子峰。
然而我还是并没有看出来,只能说这是一片连绵的群山吧。
方洞景区的尽头就是这座铁锁桥。桥身都用铁索悬挂支撑,人走在上面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小的晃动,不过不算明显,但是因为是完全离地面的,所以还是会有一些人觉得害怕,恐高者尤其如此。
这座铁索桥就是这个景点最具有人文价值的一个景观了,铁索桥桥长108米,桥面宽1.08米,桥面离地面的高度是192米,桥一次性可以承受80位游客在上面来来往往,最重的承载能力是6吨。
站在这里一看,真怪,山简直变了样,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,它们变得十分层叠、杂乱,雄伟而奇特。往上仰望,山就是天,天也是山,前后左右尽是山。一直都知道浙江多山,但真正来还是第一次。
我一向不爱爬山,总觉得这是个累人的活,不过难得登一登顶也能见到平日里见不到的风景,就冲着这一份美丽,这一切的辛苦,也值得了。
评论灵峰41篇游记中提到门票¥110预订
雁荡山园区以山清水秀闻名,素有“海上名山,寰中绝胜”闻名,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。
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,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。以悬崖叠嶂,奇峰怪石,古怪石室,碧潭清润而著称。它与灵岩、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。景区内层峦叠嶂,奇峰环绕,尤其是灵峰夜景,移步换景,变幻多姿,妙不可言。
只是可惜夜景没有办法拍摄下来,只能自己亲自来看了。一开始我听说要去看夜景,其实也是拒绝的,毕竟没有灯光去山间到底看什么,但是到了那里之后你会发现,真的是一绝。
灵峰景区的入口处,门头并不算大,只有简简单单的灵峰二字,用的是繁体字。
在灵峰景区的入口处,横亘400余米,高百米以上,层层叠叠,方展如屏。这块大石存在了很久,明代徐霞客游历时就曾到过此处并有此记录,他将这种山体称之为“叠嶂”。雁荡山原本是一座火山,只是喷发的时间过于久远,就不再追溯了。
随着弯弯曲曲的路继续向景区里前进,抬眼望去,可以看见两座耸立出来的山峰,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,因而被我们称作为双笋峰。仔细看右边石块上似乎坐着一位长者,这里的人称之为姜太公,他们说他在钓鱼,那么钓鱼的姿势是怎样的?鱼儿又在哪呢?这个就需要后面我们去找一找答案了。
从这个角度看过去,这就好像是一个单峰骆驼,就像是蹲坐着在休息一样。远远望过去却是非常的形象。
这是一条古道,如今被拦起来了,据说这是从前的一条通商之道。古时候的道路当然不如我们现在这么好了呀,更加没有什么现在所说的312国道这么回事。以前的人、马、驴全部都是从这条古道上经过,这也是当年从台州到这里最方便快捷的一条路。
这里其实就是之前我说的姜太公钓鱼处啦。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想象力,还是导游在解说那会,我在发呆,总之这一处我是真的没有看出来啦。
这座桥被称作为果盒桥,原因是因为在它的右手边有一个像糖果盒子般的石头,在它的上方,有一处亭子,被称作为果盒亭。
现在这座桥因为年久的原因,有些没有那么牢固了, 承受不了太多人的重量,所以现在是不允许游客进入的。
这里因为风景秀丽而时常被电视剧的剧组看中,像之前15年最火的琅琊榜就有一些场景是取自这里的。而我这个琅琊榜的忠实粉丝自然对这里无比的感兴趣了。
这就是我刚刚说到的果盒亭。亭子建造的很古朴,上面有一牌匾,用篆书书写“果盒亭”三个字,篆书字体尽显古意,就算是盛夏的季节里,这里也非常凉爽,时常有风吹过,很是舒服。
这是象鼻岩,也被称作为五象迎宾。它是留纹岩山体受断裂影响,长期受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塑造而成。站在它的正下方的时候确实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,因为真的是太像了。
这个就是最出名的合掌峰了。因造型像是合掌而得名,当然这里最为特殊的还是白天与夜景的不同,由于昼夜光差所致,白天这里如十字合掌,夜幕降临之时,视点变化则千变万化,时而是相思少女,时而是相拥相吻的情侣,所以这里又得名“夫妻峰”。
灵峰怎样都好,就是少水,一路走来,河道早已干涸。行至桥下时终于发现了这一汪不算多的清泉,颜色深绿偏蓝,颇有一种九寨沟的感觉。水质清澈见底,石块、树叶分外清晰,还有倒影,最是喜欢。
古桥,是拱桥的形状。可惜桥下无水,否则和倒影合成一个园该是有多美。桥边树木参天,这是恰巧有一红衣女子走在上面,这画面才够丰富。当然,如果这是一位穿着汉服,长衣飘飘的女子,怕是会更加的美一些。
最是喜欢这些石壁上刻下的文字,那长满青苔的岩壁上,刻下了很多人来而往,去而归的文字,尤其是那些个包含浪漫主义情怀的文人墨客写下的东西,最是意境悠长。
古桥的正面倒是稍微变了点模样,光透过树叶一点一点的洒落下来,星星点点的。桥上走过的人不多,倒是还了这里一份安静。喜欢这里,大概更多的就是喜欢这里安静的气质吧。
继续顺着阶梯一路向上,这里有一处灵峰古洞,听名字历史应该挺悠久的。阶梯的右手边是十二生肖。最上面倒数第二个是狗,因为是我的生肖,总会多注意些。
最后一站是去品茗,我们饮用的是毛峰。茶室布置的非常有格调,很有禅意。我本身就爱茶,又喜欢禅意的东西,这里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。这里的一事一物我都无比的喜欢,桌子上的蓝染布,装果物的托盘,装饰用的陶罐和干花,每一样都美到骨子里。主位后的墙壁上还有墙绘徽派建筑的马头墙,右手边有古筝,中途还有人会来演奏。喝茶听琴分享,这种生活当真堪比神仙,可惜我的古筝演奏不是那么好,不然大概会技痒吧。
灵峰景区说实话给了我不少惊喜,整体的环境,超高的负离子量以及神奇而又变化万千的石林,这一切的一切,构成了雁荡山!
结束语
雁荡山景区很多,多以看奇石为主,需要人强大的想象力做支撑。
尤其喜欢灵峰的夜景,夜幕下的石头,造型千变万化,也确实无比深似。
这是我第一次到温州,第一次到雁荡山,以后浙南怕是要常常来了。
雁荡山,我们下次再见!

本游记著作权归@左左xians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!